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。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成动车飞驰,法治就是铁轨;如果把治国理政比喻成建桥筑楼,法治就是支撑。事实表明,法律是对社会行为的基本约束,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,一个现代国家,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。国家要走向现代化,必须走向法治化,否则,国家的改革开放就不能有序运行,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,更谈不上实现高质量发展。 法治不仅意味着庞杂的法律体系、复杂的法律程序、专门的法律技术,而且也是一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生活方式,凝聚着人类对自由、平等、公平等基本问题的思考,表达着人们对秩序和正义的渴求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法治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依赖。法治是一种社会共识,一种价值形态,也是一种社会凝聚力。要在遵循社会治理本身规律的基础上,注重发挥法治引导作用,建立起以法治为主导的治理模式,统筹社会力量、平衡社会利益、调节社会关系、规范社会行为、化解社会矛盾,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。 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新风尚,要推动全社会守法。法治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制定了安全有序的规则,只有守住法律底线不逾矩、守住法律红线不触碰,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。应该说,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。经过多年普法教育,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、法制观念不断提高、自觉守法形势不断改善,成绩有目共睹。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、在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下、在历史关键转型期,对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法治社会是一个人人参与的社会,需要提升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法治意识、法治思维。要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,让全社会在学法中懂法、在懂法中用法、在用法中守法,做到“信任立法、配合执法、依赖司法、努力护法”。只有全社会不断增强对法治的共识,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坚持理性思考,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。 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新风尚,要公平公正执法。徒法不足以自行,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。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执法,再好的良法善法也只是一纸空文,依法治国可能也会变成一句空话。每一位执法者化解社会矛盾,解决法治纠纷的能力和水平,将带给人民群众对法治最直观的感受。能否确保规范执法、文明执法、公正执法,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法治的信仰。作为“奉法者”,各级党政机关一定要承担起执法的主体责任,坚持用法律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思考问题,坚持在法律的框架内和轨道上解决问题,带头守法、严格执法,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权威。把握执法尺度,提高执法文明度,让法治真正扎根进社会的文化土壤里,成为人们内心的自觉遵循。帮你问问-十堰晚报数字报十堰晚报电子版 - 地区权威网络新闻媒! 法者,治之端也。让我们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、规范发展行为、促进矛盾化解、保障社会和谐,以法治的力量汇聚最强大的合力、铸就最坚实的后盾,为如期实现国家富强,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保驾护航。 山西日报、山西晚报、山西农民报、三晋都市报、良友周报、山西经济日报、山西法制报、山西市场导报、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例:山西新闻网-山西日报 。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。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,请发贴至论坛告知。香港正版管家婆全年图库论坛感谢您的关注! (责任编辑:admin) |